基礎樂理解析 – 認識調性 — 陳品樺老師【樂理知識】

一般在用薩克斯風演奏樂曲時,常見樂譜上標示的調性有C調、G調、F調、bB調、bE調等等。為什麼有這麼多種調?為什麼有的調要升,有的調要降?為什麼要認識調性?認識調性又有什麼好處?相信初學音樂的朋友們心中可能都曾產生上述的疑問,以下這篇文章將解釋「調性」一詞,說明調號的產生,並幫助讀者簡單認識「調性」在音樂上的意義。

在我們常聽的音樂當中,大多都是屬於「調性音樂」,意思是,在各個音行進的關係中,它們是有「主從關係」、有中心取向的音樂。若能了解調性的概念,可以知道大小調的調號長什麼樣子,甚至可以唱出各個音之間正確的音程距離、唱出正確音高,就能幫助我們在演奏時有效地減少錯誤的發生。以下分成三個部分來循序漸進的解說。

一、音程與音階

在講解音階之前,筆者先介紹兩個名詞:

  1. 十二平均律
  2. 音程

「十二平均律」是一種音樂的定律方式,它是指每一個音到下一個音之間的頻率比皆相同。可以先簡單理解成,若將一個八度均分為十二等份,則每一等份的距離都相等,這每份等長的距離先稱作「半音」。

而「音程」是用來描述音跟音之間有多長,是一種距離概念;兩個音之間的距離就叫做音程。音程的計算單位可用「半音」、「全音」,或幾「度」來描述。在西方音樂當中,兩個距離最近的音程叫做「半音」,半音加上半音就等於「全音」的距離。

如果是鋼琴上的琴鍵,任兩個互為隔壁、距離最近的琴鍵就是「半音」的距離(如圖一虛線處所示)。如果是兩個鍵中間夾一個鍵的狀況即為「全音」(如圖一實線處所示)。

有了上述的觀念之後,接著來談什麼是「音階」。音階就是以某一個音為主音,向上或向下按照「高低次序」以及「固定音程」來排列的一組音列,就叫做「音階」。音階在西方音樂當中是構成旋律與和聲的最基本的要素。幾種常見的音階類型有:大調音階、小調音階、五聲音階、全音音階、半音音階等。

 

二、認識大調音階

大調音階之所以為大調音階,正是因為這個音到下個音之間間隔的距離是一個固定距離,所以才叫做大調音階。

C大調的七個組成音為例,從CDo)這個音出發往右方高音區走,依序會經過的音高是DRe)、EMi)、FFa)、GSol)、ALa)、BSi),最後會回到CDo)完成一個八度。若按照上述判斷半音及全音的方法,這八個音相互間的音程距離,依序可以找出全音(Do Re 之間)、全音(Re Mi 之間)、半音(Mi Fa 之間)、全音(Fa Sol 之間)、全音(Sol La 之間)、全音La Si 之間)、半音(Si Do 之間),可將其縮短為「全全半,全全全半」的口訣方便記憶(如圖二所示)。

鋼琴鍵盤當中,一個八度當中總共會有十二個琴鍵(七個白鍵,五個黑鍵)。這十二個音每個音都可以當作主音,有一個自己的大調音階。利用「全全半,全全全半」的音程距離口訣,一個個找出下個音,即可推算出該大調音階的組成音。換言之,若從第一個音走到下一個音的距離不符合「全全半,全全全半」的規則,只要破壞了一個音程距離,那它就再也不是大調音階了。

若把剛剛找到的C大調組成音:DoReMiFaSolLaSiDo,放到五線譜上,其音符位置如下圖三所示。

黑鍵的部分以黑色的音符來表示。在DoRe之間的黑色音符有個升記號,則代表這個音比Do高了半音,唱名叫做「升Do」。值得注意的是,這個黑鍵同時也比Re低了半音,所以我們也可以稱呼它為「降Re」,這即是「同音異名」的概念。以此類推,ReMi之間的升Re也可以叫做降MiFaSol之間的升Fa也可以叫做降Sol… 等。

C大調顧名思義,就是以C這個音為主,循著「全全半,全全全半」的音程關係向上排列的一組音階。因此在功能上C這個音就是C大調的「主音」,而剩下的ReMiFaSolLaSiC大調中也有其功能,分別叫做:上主音、中音、下屬音、屬音、下中音、導音(如上圖三所示)。

三、調號是如何產生的?

除了C大調音階以外,從其他任何音當作主音的大調音階,必定產生升降音。以下以G大調及F大調來舉例說明這些升降記號是如何產生的。

如圖四所示,在鋼琴鍵盤上找到GSol)後,循著「全全半,全全全半」的口訣依序可以找出ALa)、BSi)、CDo)、DRe)、EMi)、F#(升Fa),最後又回到GSol)完成一個八度。需注意從第六個音高EMi)到第七個音高之間,需間隔一個全音的距離,若只往右邊一步到FFa)則只有一個半音,因此需再往右邊移一個半音找到F#(升Fa)才會間隔一個全音【半音 + 半音 = 全音】。接著,從第七個音F#(升Fa)到第八個音需間隔一個半音,因此只需往右移一步找到GSol)即是一個半音的距離。若將找出的G大調組成音轉換成五線譜則如圖五所示:

G大調中可找到一個升降音:升Fa,因為它符合「全全半,全全全半」的音程距離規則,也就是說,在G大調上的曲子,若沒有特地指明Fa需還原的話,只要遇到Fa通通都要升高半音。在五線譜上的記譜,如果每次遇到Fa就要寫一個升記號,會造成譜面的混亂。因此在記譜上,可將升Fa的升記號統一寫在譜號的右邊即可,稱之為「調號」,樂曲當中任何八度的升Fa則不再顯示升記號。如此一來,當演奏者在讀譜時,在樂譜最一開始處就會看到調號,馬上就會明白這首曲子的調性了。(如圖六所示)

接著試以相同的方式找出F大調的組成音。如圖七所示,在鋼琴鍵盤上找到FFa)後,依循「全全半,全全全半」的口訣找出GSol)、ALa)、B♭(降Si)、CDo)、DRe)、EMi),最後又回到FFa)完成一個八度。需注意從第三個音高ALa)到第四個音高之間,因需間隔一個半音的距離,因此使用距離A音最近的距離:B♭(降Si),作為第四個音。接著從第四個音B♭(降Si)到第五個音需間隔一個全音,因此需往高音區移動兩個半音找到CDo)成為第五個音。若將找出的F大調組成音轉換成五線譜則如圖八所示:

為了讓譜面乾淨好閱讀,記譜上一樣會將B♭(降Si)的降記號統整成為「調號」,讓這個降記號出現在樂譜最一開始的地方(如下圖九所示),演奏者只要記得在演奏F大調的樂曲時,遇到BSi)都要記得降。

以上就是認識「調性」的相關說明與介紹,希望透過筆者的解說,能夠幫助您更快且更全面的理解調性在音樂上的意義喔!

推薦閱讀:音樂術語與義大利文(一)- 蕭立群老師【樂理知識】

推薦閱讀:「川樂・穿越」米特薩克斯風重奏團與須川展也-陳品樺老師【名曲導聆】

推薦閱讀:薩克斯風的必學基礎樂理 – 音程篇 - 黃子芸老師【樂理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