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斯塔夫.馬勒:《第十號交響曲》第一樂章,慢板|薩克斯風重奏團版本由張皓閔改編,世界首演
Symphony No. 10, mvt. I – Adagio/Gustav Mahler, arr. Hao-Min Chang
《拾年有承》米特薩克斯風重奏團年度音樂會
— 世代傳承、演繹經典,我們拾起過往,也展望未來 —
【演出時間】
2023/07/27(四)19:30
【演出地點】
東吳大學松怡廳(臺北市士林區臨溪路70號)
【演出人員】
指揮|Lars Mlekusch
獨奏家|林子祥
薩克斯風|米特薩克斯風重奏團
米特菁英培訓計畫 – 菁英團 & 青年團 & 歷屆團
打擊協演|徐行、鄭絜文
【票價】
500/800/1000/1200/1500/2000
【節目介紹 】
十年的浪濤持續沖刷,
米特薩克斯風重奏團也正式邁入第十年!
今年的首場年度音樂會《拾年有承》,將延續傳承系列理念,為【十載浩瀚】揭開序幕篇章!
睽違三年,米特藝術總監 Lars Mlekusch 將再度來台,帶領米特薩克斯風重奏團、培訓菁英團和培訓青年團,且更號召歷屆菁英培訓計畫團員們「回娘家」,重溫同台演出時光;同時,也力邀上低音號新銳演奏家林子祥老師一同參與這場音樂盛宴,為拾年有承再添色彩。
「拾年有承」不只象徵米特創立十年,也代表著在這十年間,米特不斷地承接教育與培養音樂人才的使命!
今年以將近 60 人薩克斯風重奏團編制,重新演繹多首經典交響樂作品,除了展現薩克斯風的多元面貌以外,更象徵了世代傳承的意義,也期望能為臺灣新世代薩克斯風演奏者創造有生命力的環境。
Lars Mlekusch|指揮
蘇黎世藝術大學(Zürcher Hochschule der Künste)薩克斯風教授
維也納音樂院(Musik und Kunst Privatuniversität der Stadt Wien)薩克斯風教授
維也納薩克斯風交響樂團(Vienna Saxophonic Orchestra)音樂總監
米特薩克斯風重奏團(MIT Saxophone Ensemble)音樂總監
1978 年出生於瑞士,現為以維也納為中心的 PHACE 室內樂團的成員之一,同時也是常態性與維也納現代樂團 Klangforum Wien 合作的客席音樂家。自 2005 年起,任教於維也納市立音樂大學(Konservatorium Wien University), 2004 至 2007 年間曾任教於巴爾賽音樂大學(University of Music in Basel)。2011 年更受邀至斯洛維尼亞擔任新戈里察國際薩克斯風大賽及泰國曼谷第三屆隆德士世界大賽擔任評審。2016 年起擔任MIT米特薩克斯風重奏團音樂總監。
MIT米特薩克斯風重奏團
全臺唯一連續五年獲選國藝會「Taiwan Top」演藝團隊的薩克斯風重奏團!
2013 年成立,由團長陳冠文號召 12 位留學自歐美歸國的青年演奏家組成。成立十年以來,不斷舉辦各形式演出,廣邀國外知名音樂家來臺交流,也持續委託臺灣作曲家譜寫原創作品。
2017 年獲國際大師文森・大衛邀請,於香港、澳門、臺灣舉辦巡迴演出;2018 年獲選為臺灣第一個進入文化部「演藝團隊分級獎助計畫」的薩克斯風重奏團;同年參加「第 18 屆國際薩克斯風年會」,登上克羅埃西亞國家劇院演出;12 月與薩克斯風大師須川展也合作,首度登上國家音樂廳;2019 年,首次評選進入國藝會年度獎助團隊;並於同年八月代表臺灣受邀前往新加坡,參與第九屆國際研討會,且首度舉辦國表藝三館巡迴演出;2022 年,與臺灣環境紀錄工作者柯金源、知名導演鴻鴻合作,舉辦結合燈光影像的音樂劇場式演出《風・光》,廣受好評;2020年至2023年,亦連續獲選為國藝會年度獎助團隊。
米特菁英培訓計畫 – 菁英團 𝐗 青年團 𝐗 歷屆團
「臺灣最具潛力的薩克新星!」
2016年底,米特成立以大學音樂系、高中音樂班為主要培訓對象的「米特菁英培訓計劃」,陸續成立「培訓菁英團」、「培訓青年團」,更於2019年增設「培訓青少年團」及「藝術行政實習」;旨在建立各大學音樂系、國小高年級以上音樂班或其他具備薩克斯風專長學生之交流、學習平台,每週由米特老師進行培訓。除了與同儕演奏的訓練外,將利用小編制四重奏將學生依能力分配至不同組別,藉由學長姊指導學弟妹的過程中教學相長,提升其「思考」、「領導」、「教學」等能力,培育多方面能力。
每年度,米特皆會為其舉辦專屬音樂會《傳承-風起雲湧》及《新聲報到》系列音樂會。藉由一週一次的緊湊訓練及演出,讓青年音樂家得以擁有更專業之「薩克斯風重奏」訓練及「小編制重奏」及演出經驗。
而在本計劃中,亦建立「評鑑制度」,透過嚴格的評鑑機制,依『是否準時』、『出席率』、『演奏能力』、『自我評鑑』⋯⋯等項目加總,於期末給予成績,並依照等第提供獎學金或培訓費用補助,期望學員自學生時期就能養成良好的學習態度!
林子祥|上低音號獨奏家
英國伯明罕音樂院碩士
Besson 國際代言人
EuTuba 悠風低音號重奏團團長
師事 Matthew White、David Childs 兩位世界聞名的演奏家,並考取近百年歷史英式銅管樂團The Staffordshire Band,擔任上低音號首席,成為團史上第一位亞洲團員。2016 年 7 月時以英國伯明罕音樂院銅管組第一名畢業,並取得 Distinction 卓越演奏碩士學位。隨後通過英國 The Staffordshire Band 樂團認證,獲得 Lifetime of Horonary President (終身榮譽領袖獎),為該團百年歷史上第一位獲此殊榮的團員。
回臺後,擔任台北青年管樂團、金頌銅管樂團上低音號首席、EuTuba 悠風低音號重奏團團長、臺灣上低音號重奏團創辦人兼音樂總監,目前也擔任實踐大學、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立臺北藝術大學以及國立臺灣藝術大學上低音號講師,以及知名上低音號品牌 Besson 國際代言人。
梁婉筠|委託創作
國際法國號協會作曲大賽 Honorable mention
畢業於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音樂研究所,近年來致力於各種形式的室內樂、管樂團、合唱團與管弦樂團的編曲及創作,期間也接受多個重奏團及多所中小學管樂團委託,演出發表不斷。
2016 年參加「台灣奧運會歌作曲比賽」及「台灣合唱協會-新韻之聲詞曲創作比賽」,皆獲得獎項,獲獎作品為《我的盼望》;2021 年八月,法國號獨奏曲〈Meteoroid for Horn〉於國際法國號協會(International Horn Society)年度研討會中發表演出。
張皓閔|委託創作
張皓閔,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碩士,譯有《馬勒交響曲》一書。
常受邀為臺北市立交響樂團(T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