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德華.葛利格:《霍爾堡組曲, 作品40》【名曲導聆】
這首曲子由挪威作曲家愛德華.葛利格(Edvard Grieg, 1843-1907)於1884年完成,為了紀念與葛利格同樣出生於挪威卑爾根(Bergen, Norway)的十七世紀文豪路德維希.霍爾堡(Ludvig Holberg, 1684-1754)200歲的冥誕。這首作品完整的標題和副標題是「依霍爾堡時代的古早風組曲」(From Holberg’s Time: Suite in Olden Style),是生在十九世紀的葛利格依照霍爾堡身處的巴洛克晚期音樂風格所創作的作品,在古典音樂的創作中這是一個很常見的方式,作曲家會因為各種的原因,向先前的特定時代、或者作曲家致敬,運用既有的風格來寫作。
【薩克斯風名曲】《霍爾堡組曲,作品40》
這首組曲總共分為五個段落:前奏曲(Praelude)、薩拉邦德舞曲(Sarabande)、嘉禾舞曲(Gavotte)、抒情調(Air)與雷高東舞曲(Rigaudon)*。由舞曲組成的組曲型式在巴洛克時期是非常常見的寫作方式,例如約翰.塞巴斯蒂安.巴哈(Johann Sebestian Bach)為大提琴譜寫的六首組曲(Six Cello Suites, BWV 1007-1012)就都是由多首不同國家、地區的舞曲所組成。葛利格取了巴洛克時期廣受歡迎的組曲型式,並運用他自己身處的浪漫時期語彙詮釋,創作了這首風格流利鮮明,十分膾炙人口的作品。
米特所演奏的霍爾堡組曲是由日本一個演奏改編古典音樂聞名的薩克斯風重奏團—Mi-Bémol Saxophone Ensemble所改編的版本。其實這首曲子在最初是給鋼琴的一首作品,之後由作曲家本人改編為弦樂團的版本,使得聲音的色彩更豐富,氣勢也更加宏大。弦樂團編制的作品非常適合改編給薩克斯風重奏團,由於薩克斯風家族樂器的特性,讓重奏團能夠滿足聲響厚度和音域的完整性,同時彼此樂器之間的音色又能完美融合,雖然不及弦樂團的輕盈,但是氣勢滂薄卻有過之,是一種截然不同的美感。
這首曲子對於米特也是意義重大,是在2014年的台灣巡迴音樂會《風芒》中演出的曲目之一,這次的巡迴音樂會是第一次和藝術總監Lars Mlekusch的合作,同時也用了第一樂章在台北福容大飯店進行了米特的首次快閃活動。在2017年王道銀行所主辦的堤頂之星音樂會中,米特又再度以室內樂無指揮的形式演奏了這首曲目,同年六月的《傳承-風起雲湧》中也帶領了旗下的米特培訓菁英團的成員們詮釋了人數更多的演出版本,同年九月在中央研究院的《古典薩克斯風之夜》中也再度將這首曲目帶給台下的音樂愛好者們。對於古典音樂家來說,這就是經典作品的迷人之處之一,在每一次的演出中,都能夠發掘出新的音樂想法和詮釋,並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地精進。
*曲式補充
- 前奏曲:常為一首位於音樂作品前的前導樂章/樂段,用於整首曲目的開場。初期的前奏曲多半為器 樂,並時常帶有一定程度的即興性質。
- 薩拉邦德舞曲:源自於十六世紀西班牙與拉丁美洲的舞蹈,十七世紀後傳到義大利、法國、德國等歐洲各國,是一種緩慢三拍的莊嚴舞蹈。
- 嘉禾舞曲:一種法國的民間舞曲,在十六至十八世紀時成為流行的宮廷舞蹈之一,並且也廣泛被使用在器樂的組曲內,多半接續於薩拉邦德舞曲其後。
- 抒情調:在本文提到的巴洛克時期中,作曲家多用器樂創作抒情調,通常是在一首較大作品中的一個樂章,帶有如歌唱般、抒情的色彩。
- 雷高東舞曲:十七至十八世紀流行於法國和英國,常見於民間舞曲、宮廷舞蹈和器樂的組曲內,多為用於雙人舞蹈的輕快愉悅二拍子舞曲。
請記得務必訂閱 米特薩克斯風重奏團Youtube頻道 欣賞更多樂曲喔!
推薦閱讀:U-SAX|特奧多.布爾卡利 Theodor Burkali (b.1975)
推薦閱讀:艾佛列特・呂德:《亞美尼亞舞曲 第一章》Alfred Reed: “ Armenian Dances – Part 1 ”
推薦閱讀:馬丁・艾勒比:《肉桂協奏曲》Martin Ellerby: “Cinnamon Concerto”